为什么现在的活动总爱拉上陌生人一起玩?
上周三下班路上,我在地铁口看见几个年轻人举着"剧本杀拼车"的灯牌。穿格子衫的男生正跟路过的上班族解释:"我们现在差个法医角色,您看这个案件需要您的专业知识..."这个画面突然让我想起,去年参加烘焙工坊时认识的面包师老王,现在都开始合伙开店了。
一、这些活动藏着意想不到的合作按钮
1. 线上学习平台的隐藏副本
去年我表妹报的Python网课,结课作业居然是6人协作开发小程序。她们小组有个会计专业的姑娘负责财务模块,愣是把报税功能做成了课程明星项目。看看这些数据:
平台名称 | 小组项目占比 | 转化创业率 |
慕课网 | 72% | 5.3% |
腾讯课堂 | 68% | 4.1% |
2. 游戏社区的跨次元握手
我邻居家的高中生,在《原神》里组了个「退休教师联盟」。上周他们帮数学老师打通深渊12层,结果老师给他们开了个免费补习班。这种跨年龄的化学反应,在下列游戏中最常见:
- 动物森友会:岛屿设计协作
- 永劫无间:战队系统
- Among Us:角色扮演推理
二、健身APP怎么变成人才市场?
Keep的跑步路线共创功能上线半年,竟然促成147个创业团队诞生。最神奇的是有跑友在绘制西湖路线时,发现彼此都是UI设计师,现在合伙开了设计工作室。
运动类型 | 社交功能 | 合作转化率 |
夜跑 | 路线共享 | 18% |
瑜伽 | 动作纠正 | 9% |
三、行业论坛的茶水间效应
知乎盐选会员的线下沙龙有个不成文规定:茶歇时间必须和陌生人拼桌。去年区块链主题会上,两个争论技术路线的工程师,现在合伙开发的钱包应用都上架苹果商店了。
四、这些活动最好单刷
不过要提醒各位,在博物馆的AR导览活动中,有个姑娘想和旁边男生讨论青铜器,结果人家戴着降噪耳机根本没听见——这类活动还是适合独自沉浸:
- 美术馆沉浸式展览
- 图书馆共读会
- 深夜解谜密室
最近收到读者来信说,他在宠物主题咖啡馆的「猫咪相亲会」上,居然找到了现在的创业合伙人。看来下次参加活动,真得好好留意身边那个逗猫的人呢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