硫酸溅到皮肤别慌张!记住这8个救命动作
上周在化工厂上班的老张就遇到惊险一幕——搬运浓硫酸时管子突然爆裂,液体直接喷到右手背。幸亏他接受过安全培训,按标准流程处理后只留下轻微红肿,要是像隔壁车间老王那样用面粉糊伤口,怕是整只手都要留疤。
一、黄金60秒的生死时速
化学烧伤专家李明教授在《工业急救手册》里反复强调:硫酸接触皮肤的瞬间,腐蚀就开始了。去年市立医院收治的23例硫酸灼伤患者中,18人因为延误冲洗导致深度烧伤。
1. 紧急冲洗四部曲
- 秒开水源:就近打开水龙头/冲淋装置,水流要持续稳定
- 保持15cm距离:避免高压水流冲击加重组织损伤
- 持续15分钟起:美国CDC建议最少冲洗15分钟,浓度越高时间越长
- 边冲边脱:戴着被污染的手表或戒指,相当于把毒药包在皮肤上
2. 衣物处理要果断
去年化工厂事故中,有工人因舍不得新买的羊毛衫,结果导致腰部二度烧伤。记住:
- 剪开衣物别拉扯
- 沾有硫酸的衣物要密封处理
- 首饰哪怕镶钻也要马上摘
错误做法 | 正确做法 | 数据来源 |
涂抹油膏 | 持续流水冲洗 | WHO化学品急救指南 |
冰敷降温 | 室温水冲洗 | 美国烧伤协会 |
酸碱中和 | 仅限医生操作 | 中国职业病防治院 |
二、90%的人都会犯的致命错误
我表弟在汽修厂当学徒时,被电瓶液溅到竟然用可乐冲洗,结果创面扩大三倍。这些误区要警惕:
1. 自作聪明的土方法
- 牙膏、蜂蜜会形成密闭膜
- 苏打粉可能引发剧烈反应
- 酒精擦拭加重细胞脱水
2. 疼痛判断的陷阱
浓硫酸反而痛感轻,去年有工人误以为没事,3小时后皮肤开始碳化。出现以下情况马上去医院:
- 冲洗后仍有灼烧感
- 皮肤发白或变黑
- 面积超过手掌大小
三、车间老司机的防护秘籍
在电池厂干了二十年的王师傅,至今保持零事故记录。他的防护三件套值得学习:
- 带面罩的防酸围裙
- 袖口带松紧的丁腈手套
- 永远放在右手边的冲淋器
最近厂区新来的实习生小刘,已经能把防护装备检查做成顺口溜:"围裙不透气,手套没破皮,护目镜不起雾,应急包不过期。"这种安全意识,才是避免伤害的根本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