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每个品牌都在拼命搞预热?看完你就懂了
上周路过商场,看到电子屏上滚动着双十一的倒计时广告。旁边的奶茶店小妹边擦桌子边嘟囔:"还没到日子呢,这些商家急什么呀?"我捧着热美式笑了笑,想起去年帮某母婴品牌做线上预热时,老板盯着后台数据眼睛发亮的样子。
一、预热活动可不是简单的"预告片"
去年双十一,某国产美妆品牌提前20天开始造势。他们在小程序上线了"盲盒许愿池"功能,用户每天签到就能获得虚拟扭蛋币。你猜怎么着?活动还没正式开始,他们的企业微信就新增了17万好友。
1.1 先把用户"腌入味"
就像腌腊肉要提前抹盐,品牌需要时间渗透用户心智。我们对比过两组数据:
预热周期 | 当天转化率 | 客单价 |
---|---|---|
3天 | 12% | 89元 |
15天 | 27% | 156元 |
注意看客单价的变化,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禀赋效应——投入时间越多越舍不得放弃。
1.2 市场反应的"温度计"
某智能家居品牌曾犯过这样的错误:直接把新品发布会当主战场。结果发现准备的5000台现货里,最贵的按摩椅型号只卖出23台。现在他们学聪明了,会提前两周做这些事:
- 在社群里发起投票选择赠品
- 给老客户寄送试用装
- 在抖音投放AB版广告测点击率
二、藏在数据背后的四个小心机
上个月帮餐饮连锁店做周年庆预热时,我们发现个有趣现象:提前注册会员的用户,有41%会额外购买限定周边。这可比直接发优惠券高明多了。
2.1 饥饿营销的正确打开方式
还记得星巴克猫爪杯的疯抢场面吗?其实早在发售前20天:
- 小红书出现"内部员工"偷拍照
- 微博话题今年最萌杯子阅读量破亿
- 线下门店悄悄更新杯架预留位置
预热动作 | 用户讨论量 | 黄牛溢价 |
---|---|---|
无预热 | 1.2万条 | 0元 |
全渠道预热 | 53万条 | 288元 |
2.2 给用户种"心锚"
有个做亲子游的客户让我印象深刻。他们在暑假活动前三个月就开始:
- 每周推送育儿知识文章
- 每月举办线上故事会
- 提前收集家长最关心的安全问题
等到正式开售时,客服接到最多的咨询是:"上次说的防走失手环包含在套餐里吗?"你看,担忧早已被转化成卖点。
三、这些坑千万别踩
去年某潮牌搞跨界联名,预热期天天发倒计时海报。结果真到发售日,粉丝反而疲了。后来我们复盘发现:
- 连续9天同样形式的内容
- 没有设置阶段性奖励
- 缺乏用户参与环节
这就像天天给女朋友送玫瑰,到情人节当天反而没惊喜了。好的预热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的情绪曲线,可以参考苹果发布会的节奏:
- 邀请函埋彩蛋
- 媒体预测大比拼
- 高管"不小心"泄露参数
- 发布会现场终极揭秘
窗外又飘来咖啡香,商场大屏开始播放圣诞主题的预热视频。你看,那个奶茶店小妹正在扫活动二维码,手机屏幕映得她眼睛亮晶晶的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