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市会员价真的划算吗?我悄悄对比了8家平台数据
上周六在超市结账时,前面大姐的购物车突然"滴"了一声。"您本次消费享受会员专属折扣,省了23.6元。"收银员这句话,让我手里的普通价签突然变得烫手。现在连菜市场大爷都会问:"要办会员卡吗?"这些打着"会员专享"旗号的活动,到底是真优惠还是消费陷阱?
藏在优惠券里的会员特权
我翻遍了家里十几个超市的会员卡,发现商家主要在这4个方面做文章:
1. 折扣价差里的心理战
- 某生鲜平台的时令荔枝会员价比市场价低15%
- 但冷冻鸡胸肉的价差常年维持在0.3-0.8元
2. 优先权营造的尊贵感
去年双11预售,某电商平台的飞天茅台只开放给88VIP会员抢购。朋友老张守着手机三天,结果页面刚刷新就显示"仅限尊贵会员"。
平台类型 | 会员专属活动占比 | 平均优惠幅度 |
---|---|---|
综合电商 | 68% | 7.2折 |
生鲜超市 | 53% | 8.5折 |
视频平台 | 91% | 免广告特权 |
真金白银的会员账本
我家楼下的24小时便利店,会员价签用醒目的红色标注。但仔细观察会发现,鲜奶、面包等短保商品的会员折扣最大,而洗发水等日用品反而比网购贵。
- 某连锁药房会员日:慢性病药品额外95折
- 但需要每月消费满200元才能保级
- 积分兑换门槛从500分悄悄涨到800分
容易被忽略的代价
同事小王上个月花168元开通视频会员,结果发现独家剧集还要额外付费解锁。我整理抽屉时发现,有3张会员卡因为忘记消费,押金至今没退。
这些行业的会员最实在
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,加油站和连锁药店的会员兑现率最高。我家附近的中石化,周三会员日加满40升能省20元油钱,比超市的"满100减5"实在多了。
行业 | 会员兑现率 | 典型优惠 |
---|---|---|
加油站 | 92% | 每升立减0.3元 |
连锁超市 | 65% | 满减券+积分 |
视频平台 | 41% | 抢先看特权 |
藏在细则里的门道
我家附近的健身房,会员年费包含的免费私教课其实需要提前两周预约。朋友在美容院办的充值卡,所谓的"会员专属护理"每次都要另付材料费。
这样办卡不吃亏
- 买菜多的选生鲜平台会员(参考盒马X会员)
- 经常加油的办油站联名信用卡(如平安好车主卡)
- 爱追剧的选带视频权益的电商会员(比如京东PLUS)
最近发现小区快递站的会员服务挺实在,每月5元就能享受包裹保管72小时。隔壁张阿姨说,自从办了药房会员,买降压药每年能省出两箱牛奶钱。或许真正的超值活动,就藏在这些柴米油盐的日常里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