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个朋友跟我吐槽,说在参加某场联通路演时差点被忽悠买了"稳赚不赔"的理财项目。看着他手机里那个宣称月收益30%的PPT,我不禁想起这些年见过的各种套路。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些招商会上的常见把戏,记得搬好小板凳,咱们边嗑瓜子边聊。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一、那些年我们踩过的"招商坑"

1. 画大饼式招商

去年参加某品牌奶茶加盟会时,主讲人指着大屏幕说:"我们门店日均客流量2000+,单店月利润15万起步"。后来我悄悄问在场的老加盟商,对方苦笑着比了个"三"——实际日均300杯都不到。

  • 常见话术:"市场空白期""总部全程扶持""三个月回本"
  • 识别要点:要求查看已开业门店的流水明细

2. 钓鱼式收费

联通路演活动中常见的骗局类型及应对策略

表叔去年加盟某便利店品牌,签约时说好5万元全包,结果装修时冒出:

  • 系统使用费:8000元/年
  • 货架押金:2万元
  • 管理培训费:1.2万元
最后总投入直接翻倍。

收费项目 合理范围 异常信号
加盟费 3-10万 要求一次性付清全款
设备费 市场价±15% 强制购买指定设备

二、防骗实战手册

1. 资质核验三板斧

记得带个放大镜看文件:

  1. 特许经营备案号(商务部网站可验)
  2. 核对商标注册证与宣传资料是否一致
  3. 要求出示完税证明审计报告

2. 合同避坑指南

邻居张姐的惨痛教训:签约时没注意"区域保护半径"条款,结果总部在她店隔壁又开了直营店。现在教大家重点盯防:

  • 违约条款是否对等
  • 费用明细是否拆分
  • 续约条件是否明确

必备条款 常见陷阱 应对策略
区域保护范围 模糊表述"周边区域" 要求注明具体街道
退换货政策 收取高额折旧费 提前约定折旧计算方式

三、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猫腻

上个月陪朋友看某教育项目路演,发现个有趣现象:展板上写的"已签约200+校区",但仔细看小字注解——包含意向签约筹备中门店。这种数字游戏可比魔术表演精彩多了。

  • 数据障眼法:把咨询量说成成交量
  • 话术陷阱:"预计收益"说成"保底收益"
  • 视觉欺骗:PS过的门店人流视频

现场验证小技巧

带上你的侦探三件套:

  1. 手机测谎仪:当场查询企业征信
  2. 放大镜:检查合同骑缝章
  3. 录音笔:保留口头承诺证据

记得上次参加某智能家居招商会,我特意要了物料报价单,转头就在淘宝查同款,结果发现厂家报价比市场价高40%。这种时候千万别怕尴尬,该较真时就较真。

四、当套路来敲门

有次在路演现场看到个"托儿"的精彩表演:这位"加盟商"先是假装犹豫,然后当场刷卡20万,还特意把POS单"不小心"落在地上。后来在洗手间撞见他在数演出费,这演技不给个奥斯卡都可惜。

  • 假客户特征:对业务细节一问三不知
  • 真客户验证:要求查看转账记录
  • 防托指南:主动要求参观实体店

说到底,招商路演就像大型相亲现场。别被天花乱坠的承诺迷了眼,记住老祖宗的话——见面不如闻名,闻名不如见面。多跑几家实体店,跟真实加盟商唠唠嗑,比听十场路演都管用。

最近天气转凉,又到了围炉煮茶的季节。下回要是再遇上热情过头的招商经理,不妨先约他们喝杯茶,慢慢聊。毕竟真金不怕火炼,好项目经得起推敲,您说是这个理不?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