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献血活动:用热血守护城市健康
最近在春熙路献血屋,总能看到排队等待的年轻人。张阿姨抱着保温杯站在队伍里,她说这是第三次来献血了:"上次来的时候护士说我的血救了产科大出血的产妇,想想自己这袋血能保住两条命,心里就特别踏实。"这样的场景,每天都在成都23个献血点上演着。
血液供应系统的生命线
成都市血液中心数据显示,2023年全市共有28.6万人次参与献血,采集全血超过80吨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无数个真实的生命故事:
- 华西医院每天需要600单位红细胞才能维持正常运转
- 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每年消耗2.3万毫升血小板
- 急救中心创伤科每月抢救用血中47%来自街头献血
医疗用血需求变化对比(2019-2023)
年份 | 手术用血占比 | 肿瘤治疗用血 | 产科急救用血 |
2019 | 58% | 22% | 13% |
2023 | 51% | 29% | 15% |
血液制品的特殊价值
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冷库里,整齐码放着从献血者血浆中提取的救命药。1位献血者的血浆经过处理后可以制成:
- 5支凝血因子Ⅷ(血友病患者每月需注射2-3次)
- 3瓶人血白蛋白(肝硬化患者常用药物)
- 10支破伤风免疫球蛋白
不同血液成分保存期限
成分类型 | 保存温度 | 有效期 |
全血 | 4±2℃ | 35天 |
红细胞 | 4±2℃ | 42天 |
血小板 | 22±2℃ | 5天 |
城市应急保障的隐形防线
去年夏天龙泉驿区发生交通事故时,血液中心的应急储备系统立即启动。值班员小王回忆:"当晚调用了27个单位的O型血,其中18个单位是最近三天刚采集的。"这些平时积累的血液储备,在关键时刻就像提前准备好的救生圈。
天府广场的献血车旁,刚献完血的李师傅正在喝红糖水。他的献血证上已经盖了6个章,护士说他的Rh阴性血型已经参与过3次紧急救援。远处电子屏上滚动着实时血液库存量,数字每跳动一次,可能就有某个手术室里的监护仪响起平稳的嘀嗒声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