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找准赛事与品牌的化学反应
上个月老王他们公司在《王者荣耀》职业联赛里搞了个“击杀BOSS送奶茶券”的活动,结果门店排队排到打烊。这种植入成功的秘诀就像炒菜,得掌握好火候。
1.1 人群画像要对得上
根据企鹅智库2023电竞用户调研,18-25岁的学生和职场新人占观赛群体的73%。某汽车品牌曾在CS:...
一、那些年我们交过的"学费"
去年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,83%的企业在尝试新型社交活动时都遭遇过滑铁卢。我整理了三类典型翻车现场:
1. 预算失控的"黑洞效应"
某美妆品牌在陆家嘴搞的空中瑜伽派对就是个反面教材。原本计划50人规模,最后硬塞了120人进场。场地租赁费从8万飙升到18万不说,安全绳都不够...
超市货架上积灰的水果罐头,在直播间里突然变成了抢手货。张阿姨家的黄桃罐头上周在直播间3分钟卖出2000单,秘诀就是把促销活动变成了年轻人的"解压小剧场"。
一、直播前做好这些准备,流量自然来敲门
1. 选对平台就是成功一半
抖音适合玩梗搞笑的快节奏促销,比如把开罐动作设计成"解压神器"挑战;B站则需...
周末深夜路过商业区,总能看见霓虹灯下三五成群的年轻人。有人举着香槟杯倚在露台栏杆上大笑,有人戴着荧光手环跟着DJ节奏摇摆。这些热闹的趴体现场,正在悄悄改变着当代青年的社交图谱。
一、趴体带来的社交魔法
刚入职场的莉莉告诉我,上周公司庆功宴上,她通过破冰游戏认识了隔壁部门的程序小哥。两人从吐槽加班文化聊...
一、活动设计的四大金刚
上个月帮少儿编程机构做30天创作马拉松,报名家长比预期多了两倍。活动结束时,创始人老张拿着数据报表直拍大腿:"早该把激励机制拆成三截设计!"
1.1 目标设定要像搭积木
见过最聪明的案例是某读书会的"章节解锁制",把30本书拆成90个知识模块。就像打游戏通关,参与者每完成3个模块...
凌晨两点半,我蹲在便利店门口啃着饭团,手机突然被"绯云蛋仔派对"的推送刷屏。这个上周还只有小众圈层讨论的活动,突然像野火一样烧遍了大学城。说实话,我到现在都没完全搞懂它的魔力——但作为连续参加三场的"老油条",倒是攒了一肚子观察。
这到底是个什么鬼?
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时,我以为是某种网红甜品...
春日的阳光透过网吧玻璃窗,键盘声里混着此起彼伏的欢笑声。吧台前排队领奖的顾客,让网管小李想起去年这时候冷清的场面——直到老板换了新的活动方案。今天我们就聊聊那些能让网吧春天热起来的互动设计,这些方案在杭州、成都的网红网吧验证过,连艾媒咨询的《2023年电竞用户调查报告》都说,83%的Z世代更愿意去有主题活动的...
凌晨两点刷到朋友发的活动现场视频,背景音里全是"黑苏苏!黑苏苏!"的尖叫——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听说黑苏苏蛋仔派对。当时咬着冰棍想,这又是什么新型韭菜收割机?结果上周末被闺蜜生拉硬拽去体验,真香了。
一、什么是黑苏苏蛋仔派对?
简单来说,这是种把密室逃脱+剧本杀+夜店蹦迪搅和在一起的线下社交活...
周五下班的地铁上,福田白领小雨第10次刷新着手机屏幕。深圳的夏天来得又急又猛,吹着地铁冷气的她突然发现,比起宅家刷剧,更想参加些有意思的线下活动。这时她才发现,原来鹏城的同城活动app早就把玩法升级到了3.0时代。
一、活动匹配:比你更懂你的周末计划
在科兴科学园上班的95后产品经理阿杰告诉我,现在找...
凌晨三点刷朋友圈,又看到学妹发了张游戏截图配文"蛋仔岛今晚通宵",我咬着冰可乐的吸管突然意识到——这玩意儿已经火到连我妈都知道"那个圆滚滚的游戏"了。但真要解释清楚"蛋仔派对"背后的文化现象,恐怕得从去年夏天那场服务器崩溃说起...
一、从游戏设定看社交密码
第一次打开《蛋仔派对》时,我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