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流派选择与定位
1. 辅助型医生
定位:团队治疗、驱散/增益核心。
技能优先级:
群疗技能(如“万物回春”):优先满级,保障团队生存。
单体治疗(如“妙手回春”):副点,应对BOSS高伤阶段。
驱散/护盾技能:PVE/PVP必点,解除控制或减益效果。
增益BUFF(如“太极五毒”):提升队伍攻防,中后期补满。
2. 攻击型医生(毒医/爆发流)
定位:持续毒伤或高爆发输出。
技能优先级:
毒系技能(如“嗜血寒沙”):主加,叠加持续伤害。
爆发技能(如“九转回魂针”):副点,用于收割或PVP秒人。
内功强化被动:提升技能伤害,优先投资。
二、技能加点细节

必满核心技能:
辅助型:群疗、驱散、增益BUFF(如“太极心法”减少技能CD)。
攻击型:主攻技能(如“三花聚顶”)、毒伤被动(如“五毒咒”)。
过渡技能:
前期可点1级控制技能(如“点穴手”),用于打断或逃生,后期再补满。
质变等级技能:
例如“护身罡气”在5级后触发减伤护盾,此类技能需优先升至关键等级。
三、属性点分配
辅助型:
主内功:提升治疗量和护盾强度。
副敏捷/体力:增加生存(每3级加1点体力)。
攻击型:
主内功+暴击:最大化技能伤害,适当加敏捷提升命中。
备选方案:若生存压力大,可分配10%-20%点数给体力。
四、阶段加点策略

1-40级(前期):
辅助型:群疗>单体治疗>1级驱散。
攻击型:主攻技能>毒伤被动>1级控制。
40-70级(中期):
补满关键BUFF/被动(如减少蓝耗的“气沉丹田”)。
攻击型开始投资爆发技能。
70+级(后期):
辅助型:强化团队增益和护盾;攻击型:堆暴击和穿透属性。
PVP向:必满控制技能(如“长功力推”)和反伤被动。
五、其他技巧
技能循环优化:
辅助型:保持增益BUFF常驻→预读群疗→驱散优先级高于单加。
攻击型:先上毒伤DEBUFF→接高耗蓝爆发技能→用普攻/控制填补真空期。
装备与加点协同:
辅助型:选择“治疗加成”“减CD”词条。
攻击型:优先“内功攻击”“暴击率”“毒伤增幅”。
六、常见误区
1. 盲目平均加点:核心技能未满导致治疗/输出乏力。

2. 忽视蓝耗管理:尽早点出“气沉丹田”被动减少续航压力。
3. PVE/PVP混用加点:竞技场需额外投资控制和解控技能。
根据以上策略,结合自身装备和团队需求动态调整,可最大化医生职业的战场影响力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