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意渐浓的九月九日,街坊邻居总能看到李奶奶在院子里扎纸鸢。她边用竹篾弯出燕子形状,边念叨着:"重阳放纸鸢,灾病随风散"。这种代代相传的民间技艺,正是重阳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一、活灵活现的传统舞蹈

重阳节有哪些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

在浙江金华,每年重阳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十位老人手持龙头拐杖,踩着鼓点跳起《九老图》。这种源自明代的道教舞蹈,通过队形变换展现"九老献寿"的典故。

1. 舞龙舞狮的特别版本

不同于春节的竞技性表演,重阳节的龙狮更讲究"文舞"。福建漳州的青草龙最具特色——整条龙身用艾草、茱萸等重阳植物编织而成,巡游时会散发淡淡药香。

  • 广东肇庆:醒狮采青改为"采菊"
  • 湖南衡阳:板凳龙表演加入祝寿唱词
  • 山西晋中:布龙眼睛改用重阳菊装饰

2. 傩戏里的长寿元素

江西抚州的傩戏班子会在重阳节表演特别剧目《彭祖贺寿》。演员们戴着桃木面具,手持茱萸枝起舞,唱腔里融入了当地采茶戏的韵味。

地区特色表演核心道具数据来源
安徽池州傩舞《麻姑献寿》青铜面具《池州地方志》1998版
贵州铜仁傩堂戏《南山宴》桃木剑《西南傩文化研究》P112

二、指尖绽放的民俗技艺

张大爷的菊花扎制手艺在重阳节前格外抢手。他用染色的茧绸做花瓣,细铁丝做枝干,做出的绢菊能保持三年不褪色。这种源自清宫造办处的技艺,如今已成北京市级非遗项目。

1. 重阳糕的造型艺术

苏州观前街的老字号"黄天源",每年都会推出九层重阳糕。老师傅用糯米粉塑出寿桃、仙鹤等造型,顶层必定要做个拄拐杖的老人像——据说这个传统从光绪年间就开始了。

2. 茱萸香囊的刺绣工艺

陕西潼关的妇女们擅长制作五毒茱萸囊,用彩色丝线在香包上绣出蝎子、蜈蚣等毒虫图案。看似凶险的纹样,实则取"以毒攻毒"的寓意,这个独特习俗在《关中风俗考》里有详细记载。

三、山野之间的动态艺术

重阳登山可不是简单的徒步,在有些地方演变成了特色表演。泰山脚下的村落保留着"登高戏"的传统,表演者边爬山边唱鲁剧选段,每到险峻处就来个鹞子翻身,引得游客连连叫好。

重阳节有哪些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

  • 四川青城山:背酒坛登山表演
  • 福建武夷山:岩茶采摘歌舞
  • 广西桂林:渔鼓唱山表演

1. 风筝里的玄机

南通板鹞风筝在重阳节最是抢眼,六角形的框架上布满大小不等的哨口。当三米多高的风筝升到高空,数百个竹哨同时鸣响,那声音活像群仙贺寿的礼乐。

风筝类型发声原理流行区域文献记载
天津软翅绢布震动海河沿岸《津门杂记》卷三
潍坊长龙竹笛装置鲁中地区《潍县竹枝词》

夕阳西下时,村口的空地上开始响起欢快的锣鼓声。几个孩童举着新扎的菊花灯跑来跑去,老人们捧着热气腾腾的重阳糕互相推让。这些鲜活的民间艺术,就像陈年的菊花酒,越久越醇香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