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讯会员天活动如何提升社交互动?这里有你想不到的妙招
最近在追《三体》的朋友肯定发现了,每到周五更新日,腾讯视频的弹幕区就跟过年似的热闹。我同事小王上周就因为分享追剧红包,愣是把三年没联系的高中同学群给激活了。这让我突然意识到,现在的视频会员活动早就不是单纯的看剧特权,正在变成年轻人社交的新场域。
一、会员日活动的社交密码藏在哪?
上个月腾讯视频公布的《2023娱乐社交趋势报告》显示,会员用户日均发起互动行为23次,是非会员的4.6倍。要说最会玩的当属「好友助力解锁观影券」这个功能,我表妹她们寝室就靠着这个,三天解锁了整季《脱口秀大会》。
1.1 那些让人上头的互动设计
- 弹幕红包雨:每周五晚8点准时下起"红包雨",用户边看剧边抢代金券
- 角色养成系统:追剧时长可兑换虚拟形象装饰部件
- 观影成就榜:在微信状态同步显示"本月观影时长"排名
功能模块 | 参与率 | 社交转化率 | 数据来源 |
弹幕组队 | 68% | 41% | 腾讯2023Q2财报 |
追剧打卡 | 53% | 29% | 易观分析报告 |
虚拟放映厅 | 82% | 63% | QuestMobile数据 |
二、隔壁爱奇艺的社交实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?
记得去年爱奇艺搞过「跨屏互动」,结果用户吐槽像视频会议。反观腾讯今年推出的「观影分身」功能,允许用户创建3D虚拟形象进剧场,倒是让不少异地情侣找回了约会的感觉。这让我想起楼下奶茶店的例子——同样是第二杯半价,有人单纯拼单,有人却能借机认识新朋友。
2.1 社交裂变的三个关键触点
上周在星巴克看到两个女生在研究腾讯视频的「剧集盲盒」功能,一个说抽到了《梦华录》限定皮肤,另一个马上打开手机要互换。这种设计巧妙在:既满足炫耀心理,又创造交换需求。数据显示,带有交换属性的活动,用户留存率要高出普通活动37%。
三、未来会员日可以这样玩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王者荣耀战队群开始讨论《玉骨遥》剧情,而原本的追剧群却在组队打游戏。这说明年轻人的社交需求正在跨平台流动,或许下次会员日可以试试「观影积分兑换游戏皮肤」,让不同圈层自然交融。
楼下快递站的老张头都学会用「长辈模式」给老伙计们推荐抗战剧了,有次他误触了弹幕按钮,结果发现大家聊的都是当年当兵的故事。这让我想到,或许可以开发「怀旧专场」,让银发族也能在追剧中找到同龄人。
最近帮侄女搞定她的虚拟形象时突然想到,要是能把这些形象带到视频外的场景,比如做成微信表情包,或是印在奶茶杯上,说不定能引发线下社交的新玩法。就像去年爆火的玲娜贝儿,其实视频平台的IP运营还有很大想象空间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