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迷你世界里捏陶艺小鸭子的野路子教程
凌晨三点半,我的第17只陶泥鸭子又裂开了。桌上散落着前16只失败品,有的头太大像河马,有的身子太扁像被门夹过——但这次我非要搞出个能看的不可!
一、准备工作比想象中麻烦
你以为随便挖块泥就能开工?我当初也这么天真。后来发现迷你世界不同土质区别大了去了:
- 黏土(必备):沼泽区水下藏着的深灰色块,挖的时候会黏在铲子上
- 普通泥土(千万别用):晒干后碎得像饼干渣
- 红沙土(备用):沙漠边缘的橘红色土,适合做底座
我的背包里现在还躺着三组用错的泥土,都是血泪教训。对了,记得带这些工具:
木铲 | 采集黏土专用 |
水桶 | 保持陶土湿度 |
小刀 | 刻细节用 |
二、捏鸭子身体的玄学
1. 身体别搞太胖
第一次做时捏了个圆滚滚的身子,烧制后活像注水猪肉。后来发现长宽比1:0.7最自然——就是先搓个椭圆,再用拇指从两侧轻轻按压。
2. 脖子要打桩
鸭脖子断裂率高达80%!后来我在身体上方戳个深洞,把脖子下端捏成榫头插进去,接缝处抹点稀泥。等干透后简直能当流星锤用。
3. 翅膀的邪门技巧
用刀背在身体两侧压出浅痕,别真做立体翅膀——除非你想烤出对焦糊的鸡翅。我试过三种方案:
- 方案A:贴薄泥片 → 烧制时必卷边
- 方案B:刻羽毛纹路 → 远看像长毛的土豆
- 方案C:啥都不做 → 意外地最像鸭子
三、烧制是场豪赌
我的第一个窑是用砂岩随便搭的,温度不均导致鸭子半边黑半边黄。后来参照《迷你世界烧陶指南》改良成这结构:
燃料层 | 3格高,松木燃烧值最佳 |
隔热层 | 2格厚玄武岩 |
陶坯层 | 必须留1格通风间隙 |
关键是要观察火焰颜色:橘黄色时温度不够,青白色才是最佳状态。有次我贪心塞了五只鸭子进去,结果全都黏在一起成了鸭群雕塑...
四、上色翻车实录
用矿物颜料调鸭黄色时,我犯过的错能写本《色彩灾难大全》:
- 硫磺+石灰 → 荧光绿鸭子
- 赤铁矿过量 → 火烈鸟近亲
- 忘记调浓度 → 滴下来像融化的冰淇淋
现在我的配方是:5份黄黏土粉+1份红沙+2份骨粉,用牛奶调和。刷三遍的效果最接近小黄鸭,虽然闻起来总带着股酸奶味。
窗外的鸟开始叫了,第18只鸭子终于没裂开。虽然左眼有点歪,但放在工作台上还挺可爱——至少比前17只强。下次或许该试试做只带游泳圈的?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