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参与党的最新活动的创新和实践:咱们身边的小窍门
最近社区广场新添的党建宣传栏前,总能看到张阿姨戴着老花镜认真记笔记。她拉着我说:"小王啊,这个'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'的活动咋报名?我家老头子也想跟着做点志愿服务呢。"其实像张阿姨这样想参与又摸不着门道的街坊不在少数,今天咱们就聊聊参与党的最新活动那些既实在又有创意的法子。
一、先把活动"嚼碎了"理解透
上周社区组织的"党史知识竞赛"上,90后小伙李强用rap形式改编内容,把评委都逗乐了。这种创新背后藏着个小秘密——他提前三个月就吃透了《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》。
1. 官方信息哪里找
- 员网每月更新的"主题党日"专题
- 学习强国APP里的"组织生活"频道
- 街道办事处的红色电子屏(每天下午3点刷新)
2. 重点要划在哪里
像今年强调的"乡村振兴"主题,咱们镇老支书带着大伙儿在稻田里插的"党建示范田",就是照着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》里"党建+产业"的要求来的。
传统学习方式 | 创新实践案例 |
会议室集体学习 | 田间地头现场教学(数据来源: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集》) |
纸质心得体会 | 短视频创作大赛(数据来源:2023年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纪要) |
二、参与活动要有新花样
上次去市里参加交流会,发现有个社区把党史学习做成了真人实景解谜游戏,参与者要在8个红色景点完成挑战。这种"沉浸式"学习法,年轻人参与率直接涨了70%。
1. 志愿服务玩出新高度
- 开发"党员时间银行"小程序,志愿服务时长可兑换服务
- 组建"银发讲师团",让老党员给年轻人讲改革开放故事
2. 文艺创作接地气
咱们县文化馆最近排的方言快板剧《我家门前那条路》,把脱贫攻坚成果演得活灵活现,比开会念文件生动多了。
三、实践中的智慧碰撞
开发区刘主任跟我说了个趣事:他们搞"我为企业献一策"活动时,有个00后实习生提议用剧本杀形式模拟营商环境优化,现在这个方案已经被列入市级创新案例。
传统实践方式 | 创新实践方案 |
座谈会发言 | 线上匿名建议箱(数据来源:《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研究》) |
定点帮扶 | 直播带货助农(数据来源:2023年全国乡村振兴推进会材料) |
1. 技术赋能新实践
现在连老党员都学会用VR设备参观数字展馆了,上次社区组织看"长征云展厅",78岁的陈大爷戴着设备手舞足蹈,说像真的在爬雪山。
2. 家庭式参与更暖心
隔壁单元楼发明的"红色家书接力"活动特别有意思,每家写封电子家书讲自家故事,最后汇编成社区发展史,连幼儿园小朋友都参与了绘画创作。
四、注意事项要记牢
- 创新不能脱离《中国共产程》这个根本
- 线上活动要遵守《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》
- 集体创作注意《著作权法》相关条款
看着社区广场上新安装的智能党建学习亭,几个中学生正在扫码参与知识问答。忽然想起老书记常说的那句话:"党建工作就像炒菜,既要讲究火候,也得加点新调料。"远处的夕阳把宣传栏上的党徽映得发亮,广场舞的音乐声渐渐响起来了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