嫦娥活动到底怎么参加?这份实操指南帮你搞定
最近小区业主群里都在传,说国家航天局要搞新一期嫦娥探月互动活动。张姐昨天买菜时还问我:"小王啊,听说现在能报名看月球车工作?我家那小子天天念叨要参加呢。"其实不只是家长,很多天文爱好者都在打听,这次嫦娥六号带回来的月壤研究,普通人到底能怎么参与?
五大官方参与通道
根据中国探月工程办公室最新发布的《公众参与计划》,今年主要有这些参与方式:
1. 家门口的月球实验室
每月第三个周六上午9点,全国23个航天科普基地同步开放。上周我带儿子去北京航天城,现场不仅能摸到嫦娥五号同款机械臂,还能用显微镜观察真实的月尘颗粒。记得要提前在"中国的航天"微信公众号预约,像热门场馆通常开放10分钟就约满了。
- 携带身份证原件
- 8岁以下需家长陪同
- 禁止携带自拍杆和食物
2. 太空主题创作大赛
这个适合有特长的朋友。今年比赛分三个赛道:
赛道类型 | 投稿要求 | 截止日期 | 奖品设置 |
科幻文学 | 5000字以内未发表作品 | 2023.11.30 | 参观文昌发射场 |
探月摄影 | 需包含地月同框元素 | 2023.12.15 | 定制月壤标本 |
工程创意 | 月球基地设计图纸 | 2024.1.20 | 专家团队指导孵化 |
3. 全民数据分析计划
就算不是科学家也能处理真实探月数据!我表弟是程序员,上周刚通过月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下载了嫦娥的月背雷达数据。平台提供标准分析模板,普通电脑就能跑起来。发现异常数据点的话,直接点提交按钮就能同步给中科院团队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
去年同事老李参加活动时遇到件糟心事:他在某旅游平台买了"嫦娥六号观测套票",结果到现场发现是私人承包的农家乐屋顶。这里教大家三招辨真假:
- 认准gov.cn结尾的官方网站
- 所有官方活动不收报名费
- 活动通知必定同步在《中国航天报》
冷门但好玩的隐藏玩法
除了常规渠道,还有两个特别通道很多人不知道:
方言版月球地名征集:比如用你们家乡话给月球环形山起名,上次贵州网友取的"锅巴陨石坑"就入围了终选名单。
太空育种认养计划:在甘肃航天育种基地,花199元就能认养一株嫦娥五号带回的太空水稻,秋天还能收到两斤"月球米"。上周我丈母娘收到包裹时乐得合不拢嘴,说这是要成仙的节奏。
最近天气转凉,正是观测月球的好时节。要是赶得巧,说不定能在国家天文台的直播镜头里,亲眼看到嫦娥六号在月球上"挖土"的实况。对了,听说下个月还有机会申请用鹊桥中继卫星给月球探测器发指令,不过这个得博士学历起步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