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五在火锅店结账时,服务员递给我一张橘色券纸:"下次消费满200元可用50元"。这让我想起去年生日当天在某粤菜馆收到有效期7天的甜点券,还有上个月在快餐连锁店通过APP抢到的限时5折券。这些花样百出的返券活动背后,其实藏着餐饮商家的小心思。今天就带大家看看饭店常用的8种返券套路,下次再去吃饭可要擦亮眼睛啦。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一、满减返券

这是最常见的返券方式,就像我遇到的那个火锅店案例。商家会根据客单价设置阶梯门槛,比如"消费满300返100"或者"满150返30"。有个小窍门:观察菜单定价末尾数字,很多商家会把主菜价格定为98、198这类接近整数的金额,目的就是让你不知不觉凑到返券门槛。

适用场景

  • 客单价200元以上的正餐厅
  • 新店开业或周年庆期间
  • 节假日前夕(如情人节前3天)

二、消费返券

和满减券不同,这类返券不需要凑单,消费即送。我表妹在奶茶店工作,她们店最近推的"买任意饮品送3元小食券"就属于这种。要注意券面往往印着"不可与会员折扣同享"的小字,用券前记得问清楚使用规则。

类型 适用场景 优势 局限
满减返券 正餐/宴请场景 拉升客单价效果显著 容易引发凑单浪费
消费返券 快餐/饮品店 促进二次消费 核销率波动较大

三、节日专属券

母亲节收到餐馆推送的"孝心专属券",情人节弹出"双人套餐立减券",这些时间限定券最会戳人心。有个冷知识:据美团数据显示,这类节日券的实际核销率比普通券低15%左右,很多人领完就忘了。

四、裂变分享券

"分享给3位好友各得20元券"这种玩法在茶饮界特别流行。有次我为了凑够开封菜的炸鸡券,硬是把链接发到了家庭群,结果二姨三舅都跑来问怎么用。这种券的玄机在于分享者获得的券面额往往比被分享者大,利用的就是人情心理。

五、时段限定券

工作日下午茶时段的5折券,夜宵场的满100减30券,商家把时间玩出了花。我常去的那家饺子馆,晚上8点后推出的"第二份半价券",让不少加班族养成了定点觅食的习惯。

六、充值返券

饭店返券活动的常见类型有哪些

去年小区门口新开的湘菜馆,推出的"充500送200"活动让我纠结了好久。这类返券的套路在于分次返还,比如送的200元要分4个月使用,每次只能用50元。不过要是常去的话确实划算,相当于打了7折。

七、评价返券

扫码支付后跳出的"晒图评价领20元券",相信大家都遇到过。有次我在某网红店认真写了300字点评,结果返的居然是满200才能用的券,感觉被套路了。不过据《餐饮数字化运营报告》统计,这种券能提升店铺评分0.3-0.5分。

饭店返券活动的常见类型有哪些

八、会员专属券

成为会员后,手机每周都会收到不同主题的优惠推送。周二的海鲜券、周四的女士专享券、周末的家庭套餐券,商家像贴心管家般安排着你的饮食计划。不过要小心自动续费的会员体系,我有同事就被扣过冤枉钱。

看着钱包里快要过期的三张餐饮券,突然发现今天正好是周三——常去的那家店每周三会员日可以叠加使用两张券。不说了,这就约人去吃酸菜鱼,可不能浪费了快到期的优惠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