奢侈品活动广告:找到对的人,才能讲对的故事
巴黎某高级酒店里,水晶吊灯在香槟杯上折射出细碎的光。穿着定制西装的男士挽着拎鳄鱼皮包的女伴,在轻声交谈中完成了一枚陀飞轮腕表的交易。这画面像极了电影场景,却真实存在于每个奢侈品牌的VIP私享会。要策划这样的活动,首先得弄明白——究竟谁在认真听你说话?
一、为什么要把客户分得这么细?
去年参加某顶奢珠宝展时,遇到位穿着机车夹克的年轻人。导购悄悄告诉我,这位客人三个月前刚在苏富比拍下过千万的翡翠项链。这让我想起麦肯锡《2023中国奢侈品报告》里的数据:78%的高端消费者拒绝被简单归类,他们更期待品牌能读懂自己的独特需求。
1.1 从香奈儿到Supreme的启示
还记得2017年LV×Supreme的联名吗?原本担心老客户流失的品牌方,最后发现35%的购买者来自新晋互联网新贵。这个案例告诉我们:用年龄或收入划分客户就像用渔网捞金鱼,准头实在差了点。
细分维度 | 传统方式 | 进阶方式 |
---|---|---|
年龄层 | 25-35岁 | 数字原住民/转型中年 |
消费动机 | 自用/送礼 | 身份认同/投资收藏 |
数据来源 | 贝恩咨询《全球奢侈品市场观察》2023年6月 |
二、六类核心客群画像
在陆家嘴金融圈做了十年私人银行服务的老周告诉我,他经手的客户里有位90后女孩,每年固定购买三只爱马仕包:”她说这是她的定期存款“。这样的故事,正在改写奢侈品的客群版图。
2.1 传统高净值人群
张太太每周四下午雷打不动出现在恒隆广场,SA早就备好当季新品。这类客户的特征很鲜明:
- 平均年龄45+,年消费200万起
- 偏爱私人飞机接送的高定沙龙
- 关注传承价值,对限量编号格外敏感
2.2 新富互联网精英
字节跳动的Lucas刚满30岁,最近迷上了小众机械表。他在小红书记录人生第一块百万腕表的购买过程,带火了这个瑞士独立制表品牌。
2.3 Gen Z收藏新贵
00后的美妆博主Cici,把香奈儿腕表当作"可以戴的艺术品"收藏。他们可能穿着运动裤来买高级珠宝,但深谙各大拍卖行的最新成交价。
客群类型 | 内容偏好 | 触点渠道 |
---|---|---|
传统贵妇 | 工艺纪录片 | 线下私享会 |
科技新贵 | 产品技术白皮书 | 领英行业论坛 |
Z世代 | 开箱挑战视频 | B站知识专区 |
数据来源 | 抖音电商&巨量引擎《2023奢侈品内容生态报告》 |
三、藏在消费数据里的秘密
某意大利奢侈品牌的中国区总监透露,他们通过CRM系统发现:购买高级成衣的客户中,有42%会在三个月内入手同系列香水。这种消费惯性,让精准营销有了新思路。
3.1 从买单习惯看深层需求
- 选择上午11点独自购物的客户,决策效率比下午顾客高37%
- 要求特别包装的消费者,复购率比普通客户高2.3倍
- 同时购买男装女装的客户,对品牌忠诚度评分达89.6分
3.2 地域特征里的玄机
成都客户偏爱限量款,武汉客人更关注保值率,沈阳VIP热衷参加工坊体验活动...这些藏在销售数据里的地域密码,正在重塑品牌的区域营销策略。
四、当传统广告遇见新玩法
上个月参加某顶奢汽车的发布会,入场时每人收到个RFID手环。后来才知道,他们在追踪客人在不同展区的停留时间,这些数据将直接影响下次活动的动线设计。
4.1 私域流量的正确打开方式
某瑞士腕表品牌的企业微信,每天下午6点准时推送「钟表小百科」。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,让他们的VIP群活跃度保持在63%以上。
4.2 看得见的广告,看不见的算法
有位做私募的朋友发现,自从他在机场翻过某腕表杂志后,高尔夫球场里的数字标牌开始频繁出现相关广告。这种跨场景的智能投放,转化率比传统方式高4倍。
窗外飘来现磨咖啡的香气,想起昨天在淮海路看到的巨幅广告。画面里没有产品,只有句意味深长的法文:"懂的人自然懂"。或许这就是奢侈品广告的最高境界——让对的人觉得,这话就是专门说给自己听的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