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地求生和成都男模,这俩词放一起到底啥情况?
昨晚刷短视频的时候,突然看到个#绝地求生成都男模#的tag,手指一滑就点进去了。结果发现评论区比正片还精彩,有说"小哥哥枪法比颜值更狠"的,有问"这到底是电竞俱乐部还是模特公司"的,最绝的是有条热评:"在成都,不会跳伞的男模不是好爱豆"——给我笑得泡面汤都洒键盘上了。
这事到底怎么火起来的?
我扒拉了三个小时资料才发现,源头是某直播平台搞的"电竞+时尚"跨界活动。简单来说就是找了几个成都本土模特,突击训练两周吃鸡操作,然后直播打比赛。没想到其中有个叫阿K的选手,顶着张韩系男主脸打出了17杀的战绩,瞬间引爆话题。
时间线 | 关键事件 |
5月12日 | 活动预热视频发布,tag阅读量不足1万 |
5月18日 | 阿K直播1v4灭队,切片视频登上B站热门 |
5月21日 | 微博话题阅读量破2.3亿,抖音相关视频超4万条 |
为什么偏偏是成都?
我专门问了在春熙路开摄影工作室的朋友老周,他边修图边给我吐槽:"现在成都男模圈卷得要命,光会走台步的只能接800块一天的商演,但要是能带着客户双排吃鸡,时薪能翻三倍。"
- 电竞土壤厚:成都拥有12所高校电竞专业,去年办过王者荣耀全国大赛
- 时尚产业成熟:太古里街拍每天能产出300G素材,模特经纪公司密度全国前三
- 网红经济发达:本地MCN机构最爱搞"颜值+技能"的复合型人设
不过要说最绝的,还是我扒到的某个模特培训课程表——周一周三练形体,周二周四练枪法,周五考核项目居然是"穿着高定西装打沙漠地图",魔幻得特别真实。
这些男模到底什么水平?
为了验证网友说的"人均战神段位",我翻遍了参赛选手的直播录像。结果发现个有趣现象:他们的操作习惯明显带着模特职业特征。
比如换弹匣时会不自觉地挺直腰背,跑毒路线永远选最笔直的直线,最离谱的是有个选手在决赛圈突然整理刘海——后来他在采访里解释:"看到右上角剩余人数和镜头里的自己,职业本能就上来了。"
根据公开数据,这次参赛的12名选手中:
- 6人KD值在3.2以上(超过85%普通玩家)
- 3人有过电竞青训经历
- 全员日均训练4.7小时(包括自定义练枪和观看比赛录像)
阿K在采访里说过段特别实在的话:"我们这行淘汰率比吃鸡还高,28岁就算老人了。现在客户都想要会打游戏的,总不能让人家姑娘带着你跳P城吧?"
专业电竞选手怎么看?
我托关系联系到某俱乐部教练王哥,他刚带队打完PCL,电话里还能听见键盘声:"要说操作,这些孩子肯定比不过职业的。但他们特别会制造观赏性,比如故意用平底锅决赛圈solo,换我们早被老板骂死了。"
最让我意外的是,现在真有俱乐部在招"形象选手"。王哥说他们上个月面试了个前模特,要求就三条:
- 亚服单排前500
- 上镜不油头
- 会配合拍抖音变装视频
果然这年头,绝地求生的"求生"二字,对有些人来说真是字面意思。
背后的行业逻辑
熬夜查资料时看到《2023中国新经济白皮书》里有个数据:电竞+时尚的跨界营销,品牌记忆度比传统方式高37%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最近:
- 某外设品牌签了三个成都男模做"体验官"
- 游戏陪玩平台推出"超模陪玩"专区,单价298/h还约不上
- 夜店把吃鸡比赛当暖场活动,冠军奖励是模特经纪公司面试直通卡
我认识个做直播运营的妹子小鹿,她说现在最吃香的人设是"西裤战神"——穿西装打游戏的反差感,数据比纯游戏主播高40%留存率。不过她也吐槽:"有些小孩训练两周就敢接商单,结果直播时连压枪都不会,最后变成搞笑视频素材。"
凌晨三点写到这里,突然想起白天看到某选手的采访。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拼,他边补妆边说:"以前客户只看我有没有八块腹肌,现在她们更关心我能不能带她们上分。这算不算某种进步?"
窗外天都快亮了,电脑右下角弹出条游戏更新公告。突然觉得,在这个连颜值都要拼操作的时代,或许我们都在玩着不同的绝地求生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