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把手教你画Q版雷蒙德:蛋仔派对人气角色绘制指南
凌晨两点半,我又在画板前跟雷蒙德较劲——这已经是我这周第三次尝试画这个圆滚滚的蛋仔了。说真的,别看雷蒙德造型简单,要把那种贱萌的神态画到位还真不容易。今天就把我踩过的坑和琢磨出来的技巧全倒出来,保证你看完就能画出有灵魂的Q版雷蒙德。
一、准备工具时的纠结时刻
每次开工前总要在工具堆里犹豫半天,其实画Q版真不用太讲究:
- 数位板:Wacom最基础款就够用,我那个CTL-472用了三年还在服役
- 软件:SAI画线稿特别顺手,PS后期调整更方便
- 传统党:樱花牌0.3mm针管笔+马克笔,记得选偏黄的复印纸不容易反光
上周试了同事的iPad Pro,发现用Procreate画弧线确实爽,但预算不够的话真没必要强求。我见过大佬用手机指绘都能画出神仙作品,工具说到底只是工具啦。
二、拆解雷蒙德的身体密码
凌晨四点终于进入正题。先打开游戏截图对照着看,发现雷蒙德造型藏着几个关键数字:
头部 | 标准的2.5头身比例 |
眼睛 | 占脸部的1/3面积 |
嘴巴 | 宽度=两眼间距的1.2倍 |
画废了三张草稿后突然开窍——先画个倒置的鸡蛋形当基础,顶部要压扁15%左右。这个微妙弧度特别重要,有次我画得太圆润,朋友居然认成了普通鸡蛋...
1. 五官定位的玄学
参考《Q版角色设计黄金法则》里的十字定位法:
- 竖线偏右15度,制造歪头杀的动态感
- 横线在下1/3处,这样留出额头空间
- 右眼要比左眼低3mm, wink效果就出来了
画到第七遍时发现个邪门技巧:先画海盗眼罩再补完眼睛,反而更容易把握那种贱贱的神态。有次熬夜到五点画出来的版本,眼白部分多留了2mm空白,居然莫名契合原版那种"随时准备使坏"的感觉。
三、上色时的翻车现场
调色盘大战才是最崩溃的环节。官方立绘看着是明黄色,实际要这么调:
- 基色:HSB数值45,85,100
- 阴影:色相往橙偏15度,饱和度+10%
- 高光:偷懒可以直接用白色,但加点淡黄更自然
上周买的24色马克笔里,三菱的YR23色号意外地很接近原版。不过水痕太重,后来还是改用COPIC的Y15,虽然肉疼但确实顺滑。凌晨画到烦躁时直接用了荧光笔,效果居然意外地有冲击力...
2. 那些容易忽略的细节
五点二十分咖啡续命后发现:
- 腮红要选偏橙的粉,位置要比常规Q版再低些
- 头顶反光带点青色调,这个冷暖和对比是精髓
- 阴影边缘别太整齐,用抖动笔刷制造手绘感
有次赶稿忘记画脖子阴影,交稿后被甲方一眼识破。后来养成习惯总要在最后检查三个地方:左耳后方的投影、右眼下的小高光、嘴角的暗部过渡。
四、动态姿势的鬼畜尝试
六点天都亮了,开始折腾动态版。雷蒙德经典叉腰姿势要注意:
- 肩膀倾斜20度,但骨盆保持水平
- 右手肘部呈100度钝角
- 左脚尖要微微踮起3mm
参考《动画师生存手册》的预备动作原理,我在草稿上加了夸张的预备下蹲趋势线。结果画high了导致重心不稳,改了三版才找回平衡。现在电脑里还存着那些鬼畜的中间帧,有时候翻出来看自己都会笑出声。
画到右手时突然卡壳,干脆跑去便利店买关东煮。回来时福至心灵——把拇指和食指间距拉大30%,那种准备恶作剧的张力立刻就出来了。所以说啊,有时候死磕不如放空...
五、背景道具的加分项
七点半开始画背景道具,这几个元素最出效果:
弹簧鞋 | 鞋底要画出压缩感 |
小恶魔尾巴 | 尖端必须带分叉 |
像素风对话框 | 内容写"来追我呀"最传神 |
有次手滑把道具箱画大了两倍,反而突出了Q版反差萌。现在养成习惯会在最后阶段故意扭曲某个道具比例,这种小破绽反而让画面更生动。画到道具箱贴纸时,马克笔没水了只好用彩铅补救,粗糙的质感倒意外地适合这个捣蛋鬼角色。
窗外鸟叫声越来越响,保存文件时发现PS又未响应...算了,反正自动备份应该还在。这次画的版本眼睛高光位置还是不太对,不过那种睡眼惺忪的状态反而让雷蒙德看起来更欠揍了?说不定睡醒后再调整会有新灵感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