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指标定义
1. 攻击效能公式
秒均伤害(DPS)=(基础攻击 × 技能系数 + 固定伤害) × (1 + 暴击率 × 暴击伤害) ÷ 技能冷却时间
2. 防御效能公式
有效生命值 = 角色生命 ÷ (1
减伤率 = 防御/(防御+1000)
二、技能组合优化步骤
1. 数据采集表
| 技能名称 | 类型(攻/防) | 系数 | 冷却 | 持续时间 | 附加效果(破甲/吸血等) |
|-||||-||
| 狂风剑法 | 攻击 | 220% | 8s |
| 金钟罩 | 防御 |
2. 组合建模
攻击循环模型:
假设技能A/B/C循环,总时长T秒内输出:
总伤害 = Σ(技能伤害 × 触发次数) + 普攻填充伤害
防御覆盖率计算:
增益类技能覆盖率 = 持续时间 ÷ (冷却时间 + 释放延迟)
3. 约束条件
4. 实战场景优化
群体DPS = 单体DPS × 目标数量 × 范围衰减系数
破甲后收益 = 原伤害 ÷ (1
控制价值 = 控制时长 × (敌方DPS
三、计算案例(以剑客职业为例)
假设数据:
最优循环计算:
1. 技能A→普攻×2→技能B→普攻×3(12秒循环)
2. 总伤害 = (2000×2.5×1.2×1.5) + (300×3×2) + (2000×4.0×1.3×1.5) = 28,800
3. 等效DPS = 28,800 ÷ 12 = 2400
对比单一技能B循环:DPS下降18%,证明组合收益更高。
四、动态调整策略
1. 边际效应分析:当攻击力堆至5000时,百分比增伤收益可能高于固定伤害
2. 版本迭代验证:每次更新后重新校准公式参数
3. 实战模拟工具:使用Excel或Python编写DPS计算器,输入属性自动排序技能优先级
五、进阶技巧
1. 时间轴对齐:将防御技能覆盖敌方爆发期(如BOSS大招前3秒开减伤)
2. Buff叠加规则:同类百分比加成叠加方式(如"攻击+20%"和"+15%"可能为35%或1.2×1.15)
3. 仇恨值计算:坦克职业需平衡攻击与仇恨系数
通过以上方法,可系统化提升技能组合收益约15%-40%。建议定期导出战斗日志验证模型准确性,并根据装备迭代重新优化。
网友留言(0)